你的位置:正规的股票配资公司_十大股票配资平台_股票配资基础知识 > 正规的股票配资公司 >

股票融资比利 杨忠身为隋文帝杨坚的父亲,却连续6次更换门庭:南北朝不好混啊


发布日期:2024-11-10 22:18    点击次数:51

股票融资比利 杨忠身为隋文帝杨坚的父亲,却连续6次更换门庭:南北朝不好混啊

提到隋文帝杨坚,大家都竖起大拇指。因为这位老兄结束了魏晋南北朝370年的战乱股票融资比利,再一次完成了天下大一统。

那么杨坚是怎么起家的呢?很多人说,他是北周皇帝宇文赟的岳父,所以具备先天条件。其实真正决定杨坚高度的,绝对不是国丈这个头衔,而是杨坚有一个好父亲!

没错,杨坚也是个正儿八经的官N代,历代祖先,基本全都是达官显贵。尤其是他老爹杨忠,是西魏十二大将军之一,风云南北朝的大英雄。

可是杨忠的仕途,却并不是一帆风顺的。因为那是一个乱世:先有北魏和南朝的对弈,后有东魏、西魏、南朝的三足鼎立,再往后又有北齐、北周、南朝的三国纷争。

要想在乱世谋得一份稳定的差事,基本是不可能的。举几个例子大家就知道有多艰险了:

第一,如果你在北魏做官,拿着稳定的收入,结果尔朱荣发动河阴之变,将洛阳2000多名达官显贵都给扔进了黄河,你说你能想得到不?第二,如果你在西魏做官,结果宇文护拉着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篡位登基,你要是认死理非要为老元家效忠,你觉得你还能活得长吗?第三,就算你跟着宇文家混,了北周的达官显贵。可你要是一直跟着掌权的宇文护混,等到宇文邕灭掉宇文护的时候,你又得倒霉了。如果你不跟着宇文护混,可能等不到宇文邕灭掉宇文护,宇文护就先把你给灭了。

因此,适逢乱世,必出英雄。可英雄们能否生存下去,却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。而杨忠,历经北魏、南梁、西魏、北周四朝,依旧混得风生水起,实在是令人叹服。那么他是怎么做到的呢?

一、杨忠早年跟着南梁混。

杨忠他们祖上几代人,全都是北朝的臣子,已经完全习惯了鲜卑人的生活。可是在18岁那一年,杨忠想着爬泰山众览天下,结果一不小心就被人给抓了。

原来他跑到泰山旅游的时候,恰好这地方被南梁的军队给打下来了。上山的时候这里还是北魏的地盘,下山的时候,这里已经成了南梁的地盘了,真的是瞬息万变。

连个护照都没带,杨忠是怎么在南梁活下来的呢?当然是靠混了。杨坚长得俊美,身材高大,最关键的是,他还有一身好武功。

这一看就知道不是一个普通奴隶,因此杨忠在南梁这5年时间里,不仅没有遭受虐待,反而得到了重用。

他出走的这几年,恰逢尔朱荣乱政,发动河阴之变,灭了老元嘉一大堆宗室。吓得元颢南逃,因此5年后,杨忠便以直阁将军的身份,跟着元颢北伐北魏,一路杀进了洛阳。

这背后当然是有梁武帝的支持,一个世代都在北朝为官的人,第一履历居然是给南梁打工5年之久,这不免有些令人意外。

二、投靠尔朱度律,杨忠明白,这家伙靠不住。

元颢这家伙,在陈庆之的帮助下,一路过关斩将,拿下了大片江山,甚至夺取了洛阳。结果元颢反倒是对陈庆之心存戒备了。

还没拿下北魏全境,他们内部就先有了矛盾,因此元颢压根就不是什么成大事的人。杨忠实际上就是希望靠这次北伐,回到北方,为北魏效力。

因为杨忠的家族都在北朝,他的人脉资源也都在这里,只有在这里他才能真正大展宏图。所以说在元颢被尔朱荣击溃以后,杨忠顺理成章便跑来跟着尔朱度律混了。

尔朱度律是太原王尔朱荣的堂弟,也是尔朱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。很显然,尔朱荣当时完全有称帝的实力,要不是他迷信的话,早就灭了北魏,自己做皇帝了。

可尔朱荣多次给自己铸造铜像,可一直都不成功,因此他怀疑天命不在自己这儿。关键时刻犯糊涂,也真有他的。结果北魏孝庄帝元子攸趁机将尔朱荣给宰了。

尔朱荣一死,尔朱家族的各路土豪纷纷前往洛阳,商量着接下来该咋整。其中就包括了尔朱世隆、尔朱度律和尔朱兆。

在尔朱兆的主导下,元子攸被废杀,尔朱度律和尔朱世隆将长广王元晔立为皇帝。杨忠在这场政变中,立下大功,因此被授予昌县伯的爵位。

可尔朱家族没了尔朱荣,表面一派和气,内部却争斗不休。大家都想做老大,还是那个道理,内部矛盾先爆发了起来,外敌自然就有机可乘了。

杨忠清楚,跟着尔朱家族混下去,是不可能有结果的。因此杨忠在给尔朱家族打工的同时,也在物色新靠山。

三、跟着孝武帝元修,真的有前途吗?

尔朱家族果然轻而易举就被高欢给击败了,北魏朝中大权都落在了高欢手里。那么杨忠会跟着高欢混吗?当然不会,他这会子正跟着独孤信一起,打算效忠孝武帝元修呢!

元修是高欢所立的北魏皇帝,可事儿办完以后高欢就后悔了,因为在元修的脑子里,压根就没有“傀儡”这两个字,他完全把自己当成实权皇帝了,各种发号施令。

高欢推荐上来的官员,元修基本都不用,这可把高欢气炸了。双方的矛盾一触即发,这个时候站队的时间又到了,杨忠该怎么选呢?

这回杨忠选择相信自己的老上级独孤信,跟着元修混。为啥?我认为有这么两点原因:

第一,独孤信支持的元修,好歹是北魏正统皇帝。从法理上来说,跟着元修混,绝对是忠臣应该做的事情,而且师出有名。第二,独孤信和关中的宇文泰是发小,关系别提多好了。就算元修靠不住,将来跟着独孤信还能前往关中,投靠宇文泰,这也是一条不错的出路。

因此杨忠义无反顾地跟着孝武帝元修混,结果元修被高欢逼得走投无路,只好带队逃到了关中,杨忠也就跟着进入关中。由于有从龙之功,因此被封为安西将军。

可跟着孝武帝元修,真的能混得下去吗?我认为独孤信和杨忠,更看重的,其实是宇文泰在关中的资源,投靠元修,只是个幌子罢了。纯粹是为了促成宇文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愿望。

四、再投南梁,也得亏梁武帝脾气好。

元修跑了,这可把高欢给气炸了,二话不说便派遣荆州刺史辛纂攻占穰城。这回是独孤信带着杨忠前来征讨辛纂,双方打了一阵子以后,辛纂压根就不是他们的对手。

独孤信和杨忠将辛纂斩杀,在穰城住了小半年时间,可高欢却没有放弃该地,大军压境之下,独孤信和杨忠无法抵挡,前往西魏的路也被堵死了,无奈之下,他们只好选择投靠南梁。我认为这事儿还是杨忠介绍的。事情的过程大概是这样的:

独孤信整天烦闷:哎呀,高欢这家伙太鸡贼了,断了我们的归路,你们说该咋整呢?

有人打算投降,有人打算死守,可杨忠却表示:要不咱们投靠南梁吧!

独孤信眉头一皱:南下倒也是个办法,可没有介绍人,人家肯接收咱们吗?别把咱们打包送给高欢的!

杨忠拍着胸脯表示:大哥,你放心好了,这方面我有经验梁武帝那个老家伙,心善得很,。你只需要在他面前念一句“阿弥陀佛”,他会感动得稀里哗啦。

因此独孤信便跟杨忠一起,投靠了南梁。这已经是杨忠二进宫了,梁武帝喜出望外,完全忘了上次他北伐的时候,就没再回来的事情,二话不说册封他为文德主帅、关外侯。逃难都有这么好,杨忠这人是真不简单。

五、再回西魏,杨忠在与东魏历次大战中,立下赫赫战功。

梁武帝对杨忠和独孤信,别提多好了。他们在南梁一住就是3年时间,好吃好喝,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,日子别提多爽了。

可杨忠和独孤信却一直有着一颗回归北方的心,梁武帝居然被他们的这种真情给感动了,不仅放他们回去,还给了他们一堆金银珠宝,真是个活菩萨啊!

从此以后,杨忠在沙场建功立业的时刻,就正式到来了,这一年,他已经35岁了。

第一,杨忠自此跟着宇文泰混,深得宇文泰赏识。在小关之战中,杨忠带队偷袭高欢手下大将窦泰,逼迫其自尽。第二,在沙苑之战中,杨忠击败高欢大军,因此被封为征西将军、襄城县公。第三,河桥之战中,宇文泰一败涂地,可杨忠却能带着5位男守卫桥梁,迫使高欢大军不敢前进。因功被封为云州刺史。第四,邙山之战中,宇文泰差点儿丧命,可杨忠却能够身先士卒,冲锋陷阵,立下大功。因此被封为车骑大将军,后又升任骠骑大将军。

所以说,杨忠在西魏的地位,完全是他靠自己的战功一点点打出来的。这世上哪有什么随随便便的成功,任何一场战争都有可能要了他的小命,只不过他比较猛而已。

六、征讨南梁,这本不是杨忠愿意干的事情。

梁武帝重用侯景,结果却导致侯景之乱,他本人被困台城,活活饿死了。南梁一片大乱,宇文泰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。

从情感上来说,杨忠是绝对不愿意征讨南梁的,毕竟梁武帝对他有厚恩。可如今梁武帝已死,且各为其主,南梁又遭遇大乱,杨忠只好接受命令,讨伐南梁。

杨忠本身只有2000人马,可他却耍了个计谋,在阅兵式上不断让部队变换旗帜轮流上场,导致南梁岳阳王萧詧误以为杨忠带了3万大军,只好心悦诚服地归顺了杨忠。

南梁当时比较有实力的司州刺史柳仲礼,压根不服气西魏插手南梁政局,因此带兵多次击败西魏大军。杨忠来了以后,一顿操作,以寡敌众,将柳仲礼打得生活不能自理,夺取了汉东所有土地。

此后杨忠又多次南征南梁,在梁元帝萧绎吃里扒外的一套操作下,杨忠击败了邵陵王萧纶,陆续拿下了汉水以东的所有地盘。此后梁元帝萧绎自食其果,杨忠顺带着攻入江陵城,把这位自私到极点的人给灭了。

结局:效力北周,征讨北齐时再立功勋。

杨忠实在是太猛了,在西魏屡立战功,一路做到了西魏十二大将军之一。此后宇文泰病逝,他儿子宇文觉在堂兄宇文护的扶持下,继位称帝,建立了北周王朝。

杨忠也就跟着成为了北周大臣,这次站队压根就不需要选,因为谁都看得出来,宇文家族是必选项。

这一年杨忠已经53岁了,被封为北周随国公。他可没急着退休,应该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做。此后的杨忠多次带兵攻打北齐,为北周武帝宇文邕灭亡北齐,奠定了基础。

杨忠本人也因为战功赫赫,成为了北周的顶梁柱。他儿子杨坚,前期只需要吃瓜看老爹表演就够了。等到62岁的杨忠去世了,杨坚表演的时刻这才到来。

参考资料:《隋书》、《周书》、《北史》

有兴趣的朋友,可以看看这套《魏晋南北朝史》股票融资比利,能详细了解魏晋南北朝370年发生的事情。

南梁独孤信宇文泰杨忠高欢发布于:天津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

友情链接: